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在全球有着显著下降趋势的癌症介绍
在全球有着显著下降趋势的癌症介绍
2014-09-05 13:14:41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在全球有着显著下降趋势的癌症介绍:发展中国家胃癌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其中中国就占了42% ,每年约发生38万,男女性胃癌发病率分别为41. 4 /10万与19. 2 /10万;近年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估计2005 年发病危险性比2002 年下降了12%。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大多数国家的胃癌发病率也呈稳定的下降趋势,与1985年的资料相比,全球胃癌的标化发病率下降了15%。
在欧洲,过去50年中发病率甚至下降了60%。最近伊朗报道,胃上、中部三分之二的癌症发病率是增加的,而胃下部三分之一的癌症是下降的。
宫颈癌是女性的第2位主要癌症。
2002 年全球发病49.3万,死亡27.4万。80%的宫颈癌见于发展中国家,高发区见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中南亚地区。西亚和中国是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中国每年约发生4. 8万新病例。中国的宫颈癌发病率下降比较明显,例如1985 年宫颈癌的发病率为17.8/10万,而2002年仅为8.8/10万。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癌症
相关阅读:
●
美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可抑制基孔肯雅病毒传播
人体肠道内有着数目庞大的细菌,它们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健康的肠道菌群不仅参与肠道消化,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而且能够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对于一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帮助理解和治疗高血压等。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胆汁酸I型干扰素信号轴限制基孔肯雅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主要伊蚊传播,感染该病毒会引发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热。但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的感染人群并没有出现过任何相关症状。同样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为什么结果大不相同呢?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这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 他们设计了三种模型,即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了无菌小鼠组、经过处理的小鼠组和具有正常微生物组的实验室小鼠。其中无菌小鼠组体内没有肠道细菌,经抗生素处理的小鼠是指用抗生素将正常小鼠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组全部清除,然后再引入一种梭状芽胞杆菌的小鼠组。在感染一天后分别提取它们的血液,并将提取出的血液提供给蚊子吃。结果,吃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血液样本的蚊子有一半以上被感染,而具有正常微生物组或仅具有梭状芽胞杆菌的小鼠血液为食的蚊子仅有三分之一被感染。这表明用单个菌种梭状芽孢杆菌或其产生的代谢物(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能够恢复pDC和MyD88依赖性的I型干扰素反应,从而限制全身性基孔肯雅病毒感染以及其在媒介(蚊子)间的传播。参考文献:EmmaS.Winkler,SwathiShrihari,BarryL.Hykes,ScottA.Handley,etal.TheIntestinalMicrobiomeRestrictsAlphavirusInfectionandDisseminationthroughaBileAcid-TypeIIFNSignalingAxis.DOI:10.1016/j.cell.2020.06.029
●
“开挂”的人工金属酶,助力癌症诊疗及监测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的研究团队合作创建了牢固地锚定在与肿瘤靶向肽结合的牛血清白蛋白中的铜簇簇的人造金属酶,其在人体内靶向治疗癌细胞,不仅可切割肿瘤细胞DNA而且能够实时动态监测抗肿瘤治疗效果。优化稳定性和活性之间的权衡是获得理想的人造金属酶的先决条件。研究人员设计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板来稳定铜簇,一方面可以保护模拟天然金属酶的蛋白质腔内的催化活性中心,从而避免暴露的催化剂失活。另一方面,相对弱的连接微环境允许簇活化反应物并获得高催化能力。为血清白蛋白换上金属团簇内核后,其生物兼容性和金属催化能力都有所改良。 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具有高生物相容性,肿瘤特异性识别,持久的催化性能可通过触发DNA损伤来确保实质性的抗癌功效。而且,由于自身独特的几何形状,人工金属酶在肿瘤微环境中可长期、稳定、选择性地让过表达的过氧化氢转化,使其变为羟基自由基和氧气。羟基自由基既能持续切割肿瘤细胞的DNA,让治疗更高效,还能产生灵敏的化学发光,便于人们动态追踪疗效。这项研究按需合成生物相容性金属酶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金属团簇独特的催化动力学和稳定性构造出新的反应路径,帮助人们建立可视化检测、高效治疗特定肿瘤的新方法。参考文献:LiangGao,YaZhang,LinaZhao,WenchaoNiu,etal.Anartificialmetalloenzymeforcatalyticcancer-specificDNAcleavageandoperandoimaging.[J].ScienceAdvances.doi.org/10.1126/sciadv.abb1421
●
细菌检验技术之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属于复染法,最早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1884年发明,虽至今已有100多年,但是各细菌实验经常使用而不可缺少的细菌检验技术之一。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其检验原理是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阳性菌由于细胞壁厚,肽聚糖网层次多且交联致密、不含类脂,故与乙醇脱色处理时网孔缩小,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肽聚糖层较薄且交联度差、外膜层类脂含量高,乙醇处理时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使其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未经染色之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革兰氏染色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流程有涂片、晾干、标本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水洗、加碘液媒染、酒精(乙醇)脱色、蕃红液复染、镜检等。该细菌检验技术操作过程会用到结晶紫、碘液、乙醇、蕃红液等试剂,以及移液管显微镜等仪器。